大中型灌区:藏粮于地 藏粮于技
陈宏德 李 俊
大中型灌区,是农业灌溉主力军。我省加快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,有效提升粮食产能,实现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,为“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”作出湖南水利贡献。
灌区节水配套改造久久为功
位于桃源县境内的黄石灌区,主要灌溉桃源县境内黄石、漆河、陬市等11个乡镇91个村,设计灌溉面积37.5万亩。这个上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,经过几十年的运行,工程隐患日益加剧,工程效益年年锐减。1999年,黄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正式启动,国家先后下达了13个年度15批项目。其中,2012年至2017年实际到位资金1.43亿元,到2018年4月全面完成施工任务,改善和恢复灌溉面积9.17万亩,年节约水量达1613万立方米。
黄石灌区只是我省众多灌区的一个缩影。今年,我省继续扎实推进2018年度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、2018年度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、省级奖补资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等项目,基础设施建设效益凸显。2018年,全省大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到位资金3.1亿元。全部完工后,可新建、改造渠道791公里,建筑物577座,综合效益突出:预期可新增、改善灌溉面积43万亩,年新增粮食产能3717万公斤,可为灌区范围内群众年增收3000万元;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将由2017年末的0.515提高到2018年末的0.52左右,年新增节水能力8357万立方米,可有效改善农村生态环境。在去冬今春少雨导致蓄水不足的情况下,通过科学调度、合理配水的灌溉管理及综合节水措施,大中型灌区今年保障了2200余万亩农田的有效灌溉,为湖南粮食连续稳产高产提供了坚实支撑。
与此同时,大型灌区项目建设监管机制逐步完善。2018年8月,球探体育比分下发了《关于进一步强化市州水利(水务)局对大型灌区工程项目建管责任的通知》,要求加强各市州水利(水务)局对大型灌区工程项目建设与管理工作,明确了各市州水利(水务)局对本辖区内大型灌区工程项目的监督与管理责任。
开启灌区现代化建设新征程
今年,在国家支持下,欧阳海灌区等19处大型灌区新增量测水设施建设项目,至11月底已完成投资7199万元,新建量测水站819处、改造量测水站128处,基本实现大型灌区骨干渠道水情信息远程在线监控,改变了以往灌区粗犷、低效率的量水方式,为落实国家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灌区用水精细化管理创造条件。
省财政安排了大型灌区信息化和基层站所危旧房改造补助资金,逐步改善大型灌区的管理条件和提升管理水平。我省已建立“湖南省灌区信息化省级平台”,大部分大型灌区都建立水管理信息系统并接入省级平台,充分发挥“互联网+”优势,通过在线监测骨干渠道的水位、流量、墒情、雨量等数据,以及远程闸门控制,逐步实现灌区水土资源智能优化配置。
大型灌区现代化建设规划也取得实质性进展。为争取我省灌区顺利纳入国家现代化灌区试点,湖南省水利工程管理局多次调研、部署、培训指导,加快推进大型灌区现代化改造建设前期工作。目前,全省已有6处灌区开展了规划编制工作,开启了我省灌区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。
用户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